在中国的历史上,拿青铜器而言,早在商代就以繁复为主,花纹精细,到了秦汉逐渐装饰简单,多为素面,胎体也更为轻薄;可见“简约”一词对于艺术家而言已然成为最终的追求。家具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艺术形式,造型必然会由繁复走向简约。
在包罗万象的设计界,极简设计一直如同一股清流存在其中,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·凡德罗的那句「Less is more(少即是多)」也深深地刻在了当今极简主义设计师的心里。
假如以30年为区间审视设计家具,在下一个30年,家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?当下,家具行业有着同质化的倾向,人们总是从一个风格追逐更替到另一个风格,许多品牌在其中损耗着。借着“居住在2050 LIVE IN 2050”这个板块,我们期望引发家具设计的核心:人们生活方式、材料、工艺的思考。
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与创新,往往来自于不被局限的工作方式。在当下的中国,人们还在理解设计师的身份、为其建立一套身份边界。在未来,这样的边界也可能被突破。设计家不再把自己看成视觉世界的创造者,而是分析现实和自我的关系,探索出一种人与环境交流的新形式。
然而,现今很多人却认为,极简=简单。事实上,极简并不是一味的抛弃多余,越少越好,它只是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,融入到设计创意当中。精粹简奢,简而不失其华。奢不显其涩,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;它不仅是一种风格,一种时尚,它更是一种精神向导,生活方式。